|
|
A
最新公告nnouncement
最新公告 | 当前位置:首页> 最新公告 > |
从“劳务派遣”到“生产外包” 时间:2015-05-30 点击数: |
去年3月1日全国开始施行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,其中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不超过10%,被视为一条“红线”。尽管目前尚属2年过渡期内,但给徐州企业还是带来了许多变化,“生产外包”被视为新形势下企业用工的改革方向。日前,新区人力服务中心等机构举办了一场“中国徐州制造业用工新模式论坛”,记者从中采访到了一些最新的信息。 过渡期的两种选择 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不超过10%的规定施行后,徐城部分企业,特别是制造业的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整探索。新区一家美资企业的人事负责人表示,公司以前的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超过20%,为了符合新规定的要求,采取了生产外包的形式,与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协议、场地设备租赁协议。由外包公司派工人来进行生产并进行现场管理。“相比劳务派遣,成本是有所上升了。但另一方面公司只需要安排技术人员负责机器管理了,人力成本就节约下来了。以往劳务派遣工离职率高,一直是公司头疼的事,现在这个事就不必担心了”。 除了使用生产外包,还有些企业在过渡期内尝试将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员工。新区一家电子类日企人事负责人周女士介绍,公司原来的劳务派遣比例接近30%,人数超过了2000。今年3月份,公司完成了2000多名劳务派遣工的转正。这批劳务派遣工转正后,用人成本并没有上升,“原本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就是同工同酬的”,只是行政、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,又新招两名从事管理的人员。 生产外包:说好说坏各有道理 大乘人力资源集团董事长陈洁琦告诉记者,对于企业来说,把非核心的、事务型、重复型的业务外包,不仅可以降低用人总成本、提高利润,还可以让企业更专注于研发设计、品牌营销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“就像苹果公司,只专注微笑型曲线的两端,中间的加工、生产流程全部外包”。 卡思优派总经理魏亮介绍,现在不仅是制造业蓝领在向外包用工探索,部分白领岗位也在尝试,如前台、行政人员、怀孕生产的女职工岗位等,“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精细化需求,劳动者也有机会到不同企业工作学习,有利于掌握多种技能,对未来发展有好处”。 许女士是新区某农业机械企业的人事专员,她介绍,公司现有一线员工约800人,旺季时会使用劳务派遣员工。“大概一个月内要招一百多人,会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,由他们招人,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。”她坦言,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发布后,10%的比例限制让公司感到困惑,“订单不固定,使得劳务派遣比例时而合规,时而不合规”。许女士透露,企业尝试把一部分优秀的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员工,但公司的生意有淡旺季,少数员工转正并不能满足旺季生产需求,“如果全部转正,不仅管理成本上升,到淡季时这些工人也没活可做”。“考察过几家外包公司,从企业角度来讲,更倾向于外包,不用招人、不用管理,只管验收产品”。 而周女士认为,她所在的公司也曾考虑过使用外包,可以让企业减轻管理成本,将精力集中在研发和销售上。“不过国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外包明细,有些工厂的做法存在规避之嫌。”持相同态度的还有万女士,她是另一家电子类日企的人事负责人,她的公司有一线员工3000人左右,10%的比例限制出台前,公司劳务派遣比例在20%-30%之间。两年的调整期中,期望通过自然流失和补充正式员工来调整。许女士介绍,并不看好现在流行的生产外包。她觉得不知道哪家公司可以做正规外包。 对于生产外包,企业有困惑,劳动者又有何评价呢?初到徐城觅职的小刘准备找一份数控加工的工作,如果和外包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他担心“上半年在这家工厂工作,下半年又去了另一家工厂,频繁更换单位,会破坏工作技能积累,得不到稳定的晋升”。但也有劳动者认为外包形式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。去年7月份,小王应聘到锡城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工作,去年年底,小王以岗位外包的形式进入徐城某知名外企工作,接替该外企原来的人事部招聘助理,负责短期内该公司的招聘工作。小王介绍,工作的4个月里,除了最初遇到一些问题,后来就与外企的正式员工相处顺利,并没有因归属问题产生不愉快,反而因为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背景,展开了不同视角的交流和讨论。小王认为,以外包的形式进入招聘门槛较高的外企,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,人脉资源也拓宽了。当然,快速适应不同工作的要求,也让他深感有压力。 真派遣、假外包? 受规定影响最直接的除了企业,便是劳务派遣公司。在某劳务派遣公司的工作的小李告诉记者,受这个规定的影响,劳务派遣公司也在转型,发展外包业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。像她所在的公司,已由原来的劳务派遣业务拓展到外包业务,目前有涉及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员工约2000多名。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、与企业签订外包协议、场地设备租赁协议,在员工中安排线长、班长、系长、部长等管理人员,以对员工进行管理。另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潘先生介绍,自己经营的劳务派遣公司规模较小,“转做生产外包,既要负责招人,又要负责生产管理,有些力不从心。” 现在企业经营者普遍担心的是,有些劳务派遣公司或外包公司并没有现场管理的能力,所谓的生产外包其实只是将劳务派遣协议直接改名为生产外包协议,企业仍然要负责劳动者的薪资发放、现场管理等,也就是所谓的真派遣、假外包。 在刚刚举行的“中国徐州制造业用工新模式高峰论坛”上,有丰富外包经验的大乘人力资源集团发布了《制造外包服务标准》,从现场管理服务体系、劳动者指挥命令系统、机器设备场地的管理和租赁三个方面明确了外包的标准。大乘人力资源集团董事长陈洁琦介绍,外包与劳务派遣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企业是否参与现场管理,如果是劳务派遣,派遣公司只负责招人,生产管理则交给企业,而如果是外包,外包公司要参与招人、生产管理、企业文化等流程,“派遣是三方关系,企业、派遣公司、劳动者两两相关,而外包是两方关系,劳动者与外包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企业与外包公司签订外包合同,劳动者与企业则没有关系”。 主管部门:提倡转为正式员工,也可发展多元用工 政府对于外包用工的态度又是如何?记者采访相关人士了解到,目前对于真假外包的判断标准并没有明确说明,所谓的“是否参与现场管理”,只是企业标准。而任何一种用工形式都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这是底线。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现在正处于调整期内,人社部门正督促用工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调整方案,但企业具体如何调整都在探索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主要有转为正式员工、提高生产效率、使用外包三种方式,提倡用工单位适当地把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员工。 4月15日,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室主任李天国在无锡做了一场“中国制造业用工面临的挑战”演讲,他认为“两年过渡期是非常好的探索期”,建议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从“直接劳动合同用工+派遣工”的二元用工,转变成多元化用工新机制。如核心员工、关键岗位,大部分普通岗位,项目制、工程类岗位使用正式员工用工方式;不涉及核心机密的岗位,签订兼职劳动合同;需要丰富经验反导的专家顾问岗位,如老技工、老专家等,可以返聘退休人员;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岗位,可以使用实习生;临时性、辅助性岗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工;后勤、保安、保洁等非公司主营业务工作,非核心模块或阶段性工作,可以采用后勤外包、项目外包方式。 |
上一篇:经的历练,为今天而绽放 下一篇: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机构联系方式 |
|
|